造纸工业是与国民经济发展息息相关的重要产业。近年来,随着《中国制造2025》、“水十条”等国家战略、政策法规的出台,造纸工业面临着前所未有的资源、环境、能源约束全面加强的多重压力,突出表现是行业效益整体下滑。
“十三五”期间,是中国造纸工业实现产业升级,由大变强、由快变好的重要时期,是实施创新驱动发展的关键时期。造纸工业必须要有新的作为,才能抓住机遇,乘势而上,迎接纸业新的春天。
近年来,中国造纸工业在深度调整中,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已初见成效。“十二五”期间,纸与纸板年均增长2.9%,消费量年均增长2.7%,主营业务收入年均增长7.28%,利润年均增长2.67%。与此同时,结构调整取得新进展,产量排名中,前30位企业产量已超过全国造纸总产量的一半;2015年木浆、废纸浆、非木浆比例为28:65:7。更为可喜的是,“十二五”造纸工业实现了增产不增污、甚至减污,COD排放强度已低于发达国家水平。
“十三五”时期是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定性阶段。对于中国造纸工业来说,是实现产业升级,由大变强、由快变好的重要时期,是实施创新驱动发展的关键时期,发展难度明显加大。
中国轻工业联合会副会长钱桂敬说,中国纸业“十三五”主要目标是在新常态下,确保平稳发展,迈向产业中高端,加快产业升级。“十三五”主要任务是着力在两个方面下功夫:一是以高端化为核心,加快培养新的经济增长点;二是以提高效率为核心,加快培育新的竞争优势。
培育增长点,关键是开发新产品
当前在全球范围内对纸及纸板需求不足,在IT产业的冲击下,新闻纸及书写纸等生产持续下滑,2014年全球新闻纸产量下降6.4%,我国2014年及2015年分别下降9.73%和9.23%;印刷书写纸,2014年全球产量下降1.6%,我国2014年和2015年增长仅分别为0.29%和1.75%。目前只有特种纸和包装纸及纸板、生活用纸三大类保持低速增长。
据造纸工业“十三五”规划建议,“十三五”期间纸及纸板增速预测为1%-1.5%。
钱桂敬说,在“十三五”总量增长受限的大背景下,存量调整是“十三五”重点,要通过淘汰落后产能、优化结构调整、促进产业升级,在不断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的基础上,实现新的再平衡。培养新的增长点,就是大力发展新技术、新产品、新业态、新模式,关键是开发新产品。未来纸业开发新产品将在以下几个方面取得新突破。
注重高性能纸基功能材料开发。研究纳米等技术,赋予纸张新的特性。开发新的印刷性能和技术,加快在电子标签、能源储备、生物医学检验等方面的应用,力争在特种纸与纸板、电子信息、装饰、工业用纸和生物质包装材料等特种功能纸开发上取得新的突破。
注重生活类用纸市场细分化的深度开发。
注重高阻隔、安全、卫生的食品包装纸与纸板和包装容器的开发。
注重在低定量基础上的包装物结构减重的研究与开发,进一步提高包装物性能和重量之比。
此外,培养新的增长点,还应注意产业链的延伸,努力实现纸和纸板从原料属性向终端产品的转变,注重单纯生产型向生产服务型的转变,以赢得更大发展空间。